查看原文
其他

“强基计划”到底学什么?首届学生学得怎么样?

青春北京
2024-10-18

近期,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有序开展。服务国家战略、为国选才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也已陆续完成校考,现已有部分高校公布录取结果。



“强基计划”到底学什么?

报考要避免哪些误区?

一起来看看——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39所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日前,清华、北大等高校公布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并完成面试、体测等校测环节。此前,部分高校在高考出分前进行了校测,“强基计划”的多数高校在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2020年开始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在全国39所高校试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核技术、生物育种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生。

今年,海洋科学专业和地球物理学专业首次被纳入“强基计划”。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可选择一所高校,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


首批“强基计划”学生本科毕业
并非百分百都能获得保研资格

从2020年启动试点以来,第一届“强基计划”学生今年本科毕业了,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强基计划)专业的首届毕业生首成逸正参与一项半导体领域的国家级重要课题,并从大三起就参与我国未来先导产业领域研究,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班首届毕业生文路瑶大三时就跟随导师课题组,进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运用先进光源做实验,为未来解决我国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安全问题,探索研究新型储能技术和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宋礼表示,“强基计划”是为了选取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关键在于学生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并有志于为国家重大需求做出长期探索。

“强基计划”是本研衔接的长周期培养项目,实施四年以来,选拔培养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但是,“强基计划”学生也并不是百分百都能获得保研资格,少部分同学因为个人兴趣或学习能力无法适应退出“强基计划”,转入到同专业普通班。


高校招生部门:
报考要避免两大误区

“强基计划”实施四年来,报考热度持续提升。然而,高校招生部门提示,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机构、部分家长和考生还存在一些“功利性”报考误区需要避免。

  • 误区一:“强基计划”录取分数较低,可以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指望录取后再转到其他热门专业。

相关负责人提示,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如今,“强基计划”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好,有些专业的录取分数还高于普通班。

  • 误区二:“强基计划”一旦录取就是本研贯通培养,入学后“躺平”也能保研。

近年来,不少高校完善了“强基计划”考核机制,不努力学也会挂科,动态退出机制可以把不适合的同学转出“强基计划”。专家提醒,报考“强基计划”一定要客观理性选择。


编 辑 | 张姮姮

校 对 | 王   琪

校 审 | 熊   婕

值班编委 | 赵   楠

来 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点亮在看,理性选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春北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